低调“修路”的海信:拿下全国147个城市,交通领域也是隐形冠军

   日期:2021-03-03     来源:快资讯    浏览:380    评论:0    
核心提示:作为一个''打工人'',下班后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那自然是全程不堵车,一路绿灯开回家。别看这么一个小小心愿,但要实现其实非常

作为一个''打工人'',下班后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那自然是全程不堵车,一路绿灯开回家。

别看这么一个小小心愿,但要实现其实非常非常难,现在车越来越多,而城市道路很难扩建,所以拥堵现象在很多城市是越来越严重。

但大家对于交通拥堵就真的无能为力了?那当然不是的,这些年来,有很多企业就在与在低调的“修路”,努力地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比如海信就是最值得被大家敬佩的一个,目前国内有147个城市在使用海信智能交通系统。在全国39个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中,有高达92%的城市(36个城市)在使用海信智能交通的,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

据高德地图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交通健康指数同比变好城市的TOP10中,就有5个城市使用了海信的交通解决方案,分别是西宁、贵阳、银川、佛山、深圳。


也许很多人对于海信的理解,只是家电巨头,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海信在智能交通领域也是排第一的,真正的隐形冠军。

其实海信智能交通的发展史,就是整个中国智能交通产业的一个缩影,更是中国自主技术打败国外技术的一个典型案例。

由于起步晚,技术相对落后,国内智能交通领域的市场在早期基本上被西门子、泰科等国际巨头把持,价格贵不说,还“水土不服”,毕竟这些设备采取的数据模型是国外的交通模型,与国内的情况很不一样。

也正是看到了这样的情况,所以在上世纪末国家组织科研团队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于是在1998年,海信正式进入智能交通领域,立志做出有“中国特色“,”中国算法“的智能交通系统。


当然,这个研发的过程远不像字面上写得这么简单,从0到1的困难,不需要描绘,大家都能看到背后的艰辛。

用海信集团公司高级副总裁陈维强的话来说:“技术产品是我们的‘铁饭碗’,也是唯一的诀窍。”。 对于海信工程师们而言,“蹲路口”现场看交通,是基本功,海信的智能交通工程师们,哪一个没有蹲过几百上千个路口?

不过好在路口蹲着蹲着,也就蹲出成绩来了,信号机市场,2002年海信着手研发针对中国道路交通特点的信号机,成功打破国外巨头的垄断;2005年一举击败国际巨头泰科、西门子,成功中标2008年北京奥运会交通项目,真正引领了行业发展,直至现在仍代表信号机顶尖水平。

而2019年,海信“交管云脑”产品问世,这个系统被外界誉为“国内智能交通领域最懂交警业务的人工智能系统。”

很多城市在使用了海信的智能交通系统之后,交通管理真正走向了“智能化”的快车道,调度指挥效率不断提升,道路通行效率提高,拥堵率不断下降,在节约居民出行时间的同时,也真正的为国家节能减排。


经过22年研发、优化、积累,目前关于信号控制场景,海信已提出了围绕自适应、拥堵、行人、优先等6个主题在内的40种控制策略,基本上覆盖了城市信号控制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真正的 “中国算法”。

截至2020年底,海信在智能交通领域申请知识产权共965项,主持或参与了智能交通领域的32项国家、行业标准制定,是行业内技术最出色,树立行业标准最多的企业。

而据智慧交通网ITS114发布的数据,2021年1月智能交通市场千万项目中标企业三甲榜单,海信网络科技排名第一,其次才是移动系、阿里云。这些足以证明海信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实力了。

现在众多的科技企业都在造车,想要造出更智能、更环保的汽车,但是再智能的车,没有通畅的交通,也无用武之地,所以造车的企业在被大家关注的同时,为大家解决交通问题,给大家“修路“,提供通畅交通环境的海信,更值得被大家关注和敬佩,你觉得呢?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更多>同类头条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头条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