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跌至“地板价” 是偶发 还是新周期的开端?

   日期:2021-06-25     来源:中国水泥网信息中心    浏览:374    评论:0    
核心提示:“如果这次价格暴跌蔓延开,未来整个西南市场都不容乐观,甚至影响全国市场。”面对台泥的 “不按常理出牌”的调价行为,一水泥

“如果这次价格暴跌蔓延开,未来整个西南市场都不容乐观,甚至影响全国市场。”面对台泥的 “不按常理出牌”的调价行为,一水泥行业人士流露出担忧。

近日,台泥在贵三家企业对外发布通知,22日8时大幅下调水泥价格,降幅达100-150元/吨,降后32.5级及P.O 42.5级水泥出厂价已降至160-190元/吨左右。“这是地板价啊!”得到降价消息后,不少从业者惊呼。与此同时,同样位于贵州的正安西南3200t/d生产线则在当天举行了点火仪式。

新线点火与价格暴跌是否存在关联?当地知情人士表示两者并没有直接联系。此次大幅下跌与当前水泥需求低迷以及台泥长期的市场积怨有很大关系。“近期贵州地区市场需求销量持续下滑,企业库存高位运行,部分库满停窑。“

据悉,进入2021年,贵州水泥行业加大了错峰生产的力度,执行情况大为改善。2月3日,贵州省水泥工业协会会长(贵州西南水泥有限公司总裁)龚雷海与贵州省水泥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海螺水泥贵州区域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郑役文在贵州六矿瑞安水泥会面,共同承诺坚决执行错峰生产。但后来由于价格逐步回温,错峰执行力度有所松懈。

包括广西鱼峰在内的周边省份企业也对贵州行业的形势的改善持积极态度。

此次宣布下调价格的台泥是贵州产能前五强之一的龙头企业。当地知情人士猜测,今年以来台泥积极响应省内的错峰要求,积极维持的水泥价格,但却在市场上屡屡吃亏,“周围有企业错峰执行情况不一,并且在价格调整上更加灵活,使其非常被动,甚至出现厂区周围搅拌站成为其他水泥企业客户的情况。”

另一方面虽然同为省内龙头,但台泥在省内行业近年来的话语权却逐步丧失,地位有边缘化的趋势,“此次大幅下跌或许有想要重新夺回市场主动权的想法存在。位于贵州生产基地是台泥各个地区最大的,但近年经营效益却不如其他几个基地。”

此次暴跌是否将蔓延至全省?这是行业最为关心的,尤其是整个西南市场。“这样做太不理性了!目前省内其他企业多持观望态度,后续跟进的可能性并不大。”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据悉,周边省份也正在积极与贵州水泥协会和当地企业进行沟通,希望降价不要扩大化。 

除了西南市场,近年较大的价差使贵州水泥对于全国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因此,此次市场异动更也引起了西南省份以外地区的关注。通过不断优化的运输方式,贵州水泥已经在两广地区形势了一定的影响力,如果此次市场异动扩大化,无疑将进一步增大两广水泥市场的压力。而未来半年,贵州还至少有一条生产线将建成投产。

随着全国普遍进入传统淡季,多地水泥价格走低,例如六月以来浙北杭嘉湖绍地区水泥价格已普降三轮,累计幅度达90元/吨,福建地区个别企业也进行了第四轮下调,但一次幅度达到150元/吨实属罕见。这不由得引发行业推测,是否象征着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上升周期的结束?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更多>同类头条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头条资讯
点击排行